合作客戶/
|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推薦新聞Info
- 
                            >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二)>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一)> LB膜分析儀證明SP-B在肺表面活性物質三維結構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二)>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一)>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四)>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三)>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一)>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醫護人員為何冒著中暑風險都不愿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呢?
來源:德祥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 3853 次 發布時間:2022-04-02
記得去年夏天,醫護人員站崗防疫點,因身穿白色防護服被網友親切稱為“大白”。而他們防護服下是止不住的大汗淋漓。醫護人員為何冒著中暑風險,遲遲不愿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呢?
	 
這是因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醫務人員在工作時需接觸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空氣中的顆粒物等,而醫用防護產品為他們提供了阻隔和防護作用,是維護他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確保醫用防護產品的防護性能達標也成了重中之重。
	
Q:如何檢驗防護性能?
	
A:采用抗合成血液穿透的檢測方法——
	
抗血液穿透性能是醫用防護產品的一個重要檢驗指標,例如國標《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YY0469-2011醫用一次性口罩》中對于該性能的檢測標準都是采用抗合成血液穿透檢測方法。
	
即利用人工配制的液體(合成血液)模擬血液或體液的某些性能對防護材料進行評價,因此使用質量達標的合成血液是保證試驗準確性的重要前提。
	
Q:憑借什么指標評定合成血液質量?
	
A:液體對固體材料的穿透能力主要是由液體在固體表面的展開情況決定的,液體的表面張力是表征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液體的表面張力越小,那么它在固體表面展開的體積越大,越容易進入固體內部,所以液體表面張力是合成血液模擬真實血液中需要評定一個重要物理指標。
	
Q:如何確保表面張力符合要求?
	
A:合成血液配制過程中的有一項重要工作——表面張力值的測試,只有測試結果準確才能確保合成血液的表面張力符合要求。
	
Q:又要配置又要測試,感覺很費時啊?
	
Pickering Laboratories科學家根據標準方法ASTM F1819-07,ASTM F1670,ASTM F1862和ASTM F2100配制的一種產品,具有最接近人體真實血液的表面張力和粘度的人工合成血液。保證了實驗的準確性。
	 
A:Pickering人工合成血液——
	
免去您自行配制血液時的表面張力值測試,大大節省試驗時間,直接測試即可得到穩定可靠的結果。
	
*注:該人工合成血液配方不適合醫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