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一)> 降低熔池外沿待破碎液膜區域的表面張力,制備細粒徑高氮含量的高氮鋼粉末> 重軌鋼中氧、硫含量、夾雜物形核率、聚集與界面張力的關系(一)> 不同溫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劑的密度、電導率、表面張力等性質(二)> 滴體積法分析TODGA/HNO3體系萃取La3+過程中界面張力變化影響因素(一)>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研究發現: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降低油水界面張力能力極其有限(一)> 篩選常用、經濟且可抑制低階煤煤塵的表面活性劑(二)> UV油墨印刷的領域及印刷工藝適應性> 結合藥液表面張力與蘋果樹冠層參數預測噴霧藥液用量的方法及應用
推薦新聞Info
- 
                            >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二)>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一)> LB膜分析儀證明SP-B在肺表面活性物質三維結構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二)>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一)>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四)>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三)>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一)>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表面張力估算法測定29種常見低芳淺色礦物油的溶解度參數——結果與討論、結論
來源:石油化工 瀏覽 1191 次 發布時間:2024-09-24
2結果與討論
	
2.1常用溶劑溶解度參數的估算值與文獻值對比驗證
	
將文獻值與式(5)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見表3。
	 
表3計算值與文獻值的對比結果
	
由表3可見,擬合公式的計算值與文獻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2.4%。式(5)的基礎數據在20℃下測得,主要擬合數據來源于參考礦物油組分的弱極性物質正構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擬合公式建立在實驗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液滴大小與表面張力的關系,推算出表面張力與溶解度參數的關系(見圖1)。所以該公式也適用于弱氫鍵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參數計算。
	
2.2淺色礦物油溶解度參數估算值的驗證
	
選取市場上常見的礦物油(理化性質見表1),對礦物油溶解度參數擬合公式的準確性進行驗證。通過標準方法得到溶解度參數擬合公式的必要數據,油品溶解度參數的計算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29種常見的低芳淺色礦物油的溶解度參數計算值為14.40~16.07(J/cm3)1/2。礦物油型橡膠油是復雜的混合物,計算和測試溶解度參數較為困難。大部分石蠟基油和環烷基油的溶解度參數為13.3~15.8(J/cm3)1/2。實驗選取的29種低芳淺色礦物油均為石蠟基油和環烷基油,溶解度參數計算結果基本在該范圍內,驗證了溶解度參數擬合公式的可靠性。
	
直鏈烷烴溶解度參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關系見圖2。由圖2可見,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溶解度參數出現明顯的拐點;當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00后,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溶解度參數遞減。表1中給出的市場上常見的29種低芳淺色礦物油中,直鏈烷烴含量大于70%(w)的油品(2,10,14,15,20,21)的溶解度參數與相對分子質量間呈現相同的變化規律。
	
以油品2為例進行驗證。圖2中,相對分子質量接近312的純直鏈烷烴的溶解度參數為14.93(J/cm3)1/2。由表4可得,油品2的溶解度參數計算值為15.22(J/cm3)1/2。油品2含有一定比例的環烷烴,由于相同碳數的環烷烴的溶解度參數大于正構烷烴,所以油品2的溶解度參數應略大于相同相對分子質量的正構烷烴。由此可見,油品2的溶解度參數計算結果與圖2顯示的實驗結論相符。
	 
表4油品溶解度參數的計算結果
	 
圖2直鏈烷烴溶解度參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關系
	
3結論
	
1)通過表面張力估算法測定低芳淺色礦物油的溶解度參數。根據石油石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測定11種含弱極性鍵的有機溶劑及29種常見的低芳淺色礦物油的關鍵數據,得出由表面張力估算溶解度參數的表達式中的各個系數,進而得出由表面張力來表示的溶解度參數表達式。
	
2)由擬合公式計算的11種有機溶劑的溶解度參數與文獻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2.4%。29種常見的低芳淺色礦物油的溶解度參數計算值為14.40~16.07(J/cm3)1/2,與大部分石蠟基油和環烷基油的溶解度參數值相符,證明基于表面張力的溶解度參數擬合公式具有較好的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