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納米乳液的類型、制備、粒徑分布、界/表面張力、接觸角和Zeta電位
> 熱毛細效應引起的表面張力梯度導致傾斜壁面上液膜干斑的出現(三)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討論、結論
> 人胰島素的朗繆爾單分子層膜的表面化學和光譜學性質——結果和討論
> 礦化度對油水兩相混合體系界面張力作用規律
> ?全自動表面張力儀無法啟動、讀數不穩定等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 Na2CO3溶液與模擬油反應不同時間后產物的界面張力、剪切黏度(一)
> 七葉皂素分子在氣-液、液-液(油-水)、固-液界面上的界面行為研究(二)
> 考慮界面張力、液滴尺寸和液滴變形影響的攜液臨界模型構建(一)
> GA、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界面張力變化(四)
 
推薦新聞Info
-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面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三)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面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二)
> 鈉鉀離子濃度對礦井水和純水表面張力、噴霧霧化特性的影響(一)
> Layzer模型與Zufiria模型研究界面張力對Rayleigh-Taylor氣泡不穩定性的影響
> 深過冷Ni-15%Sn合金熔體表面張力的實驗研究與應用前景
> ?表面張力在微孔曝氣法制備微氣泡中的核心作用——基于實驗研究的深度解析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表面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三)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表面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二)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表面張力及對L-薄荷醇的緩釋作用(一)
> 超微量天平比普通電子天平“好”在哪?
 
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的凝固特性及在聲懸浮下表面張力研究
來源:陳兵 瀏覽 1377 次 發布時間:2022-11-04
冰蓄冷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電網供應中的“峰谷負荷”現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納米流體能夠顯著改善冰蓄冷系統中的過冷現象及傳熱性能,得到廣大科研人員的青睞。為進一步了解添加納米材料對基液凝固過程和熱物理性質的影響。同時,考慮到過冷流體易與容器壁面接觸而成核凝固,采用傳統接觸式測量過冷流體的表面張力難度大。本文通過冷凍實驗對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的凝固特性進行研究,采用聲懸浮技術結合圖像識別技術,非接觸測量過冷狀態下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的表面張力,主要的研究內容和結論如下:
	
(1)為制取穩定性良好的納米流體,設計L_9(3~3)正交試驗。采用超聲分散的方法制備了0.02 wt%、0.05 wt%和0.08 wt%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分析超聲振蕩功率和超聲分散時長對納米流體穩定性的影響。以Zeta電位為納米流體穩定性的主要衡量標準,確定出最佳制備方案。
	
(2)在-18.0℃的冷凍溫度下,對去離子水和0.02 wt%、0.05 wt%及0.08 wt%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進行冷凍實驗。所測流體的過冷度分別為6.8℃、2.4℃、3.0℃和1.9℃,通過“經典成核”理論驗證添加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具有促進基液成核作用。同時,基液中添加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能夠提高蓄冷速率,納米流體冷卻凝固所需的時間相較于去離子水分別縮短了8.7%、20.6%和28.9%。
	
(3)推導出重力作用下,平面駐波場內聲懸浮液滴所需的最小聲壓幅值為2553Pa。諧振腔內空氣溫度在-10~20℃范圍內變化,懸浮液滴所需的最小聲壓幅值的變化率為2.74%、所受的最大聲輻射力的變化率為30.98%。
	
(4)采用聲懸浮液滴振蕩法非接觸測量流體的表面張力。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獲取懸浮液滴的振蕩信息,確定液滴的振蕩模式為2;使用快速傅里葉變換進行頻譜分析,得到液滴的振蕩頻率;以10.0℃流體的表面張力為基準,確定液滴的形狀修正系數a,完成修正后Rayleigh方程中各待定參數的確定。
	
(5)測量-7.0~10.0℃去離子水的表面張力,測量結果與參考值的平均偏差在±0.37%以內,相對偏差小于0.51%,驗證了聲懸浮液滴振蕩法測量流體表面張力的可行性,并適用于過冷流體的表面張力測量。
	
(6)測量了-7.0~10.0℃、0.02~0.12 wt%氧化石墨烯納米流體的表面張力。其表面張力呈現隨質量濃度的增大而增大、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變化趨勢,這與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的表面親水官能團導致納米顆粒在液滴內的分布情況有關。此外,0.05~0.12 wt%納米流體的表面張力隨溫度的變化存在位于0℃附近的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