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一)
> 降低熔池外沿待破碎液膜區域的表面張力,制備細粒徑高氮含量的高氮鋼粉末
> 重軌鋼中氧、硫含量、夾雜物形核率、聚集與界面張力的關系(一)
> 不同溫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劑的密度、電導率、表面張力等性質(二)
> 滴體積法分析TODGA/HNO3體系萃取La3+過程中界面張力變化影響因素(一)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面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 研究發現: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降低油水界面張力能力極其有限(一)
> 篩選常用、經濟且可抑制低階煤煤塵的表面活性劑(二)
> UV油墨印刷的領域及印刷工藝適應性
> 結合藥液表面張力與蘋果樹冠層參數預測噴霧藥液用量的方法及應用
 
推薦新聞Info
- 
                            
>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二)
>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脂肪酸共吸附機制、應用潛力(一)
> LB膜分析儀證明SP-B在肺表面活性物質三維結構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二)
> 新型多功能解堵體系-單相酸體系乳化、界面張力測定及現場應用效果(一)
>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四)
>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三)
>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 不同干燥方式對蛋清蛋白功能特性、溶解度、接觸角、表面張力的影響(一)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Marangoni效應:智能液體會走迷宮
來源:酷炫科學 瀏覽 1567 次 發布時間:2022-10-24
我終于找到了有智能的液體,還教會了它走迷宮!(此處嚴重誤)
其實是一個有關表面張力的實驗,幾年前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很有趣,所以也自己實際試驗了一下。效果遠不能說完美,不過大體確實也有那個意思了。大家先來看看視頻的效果,后面有解釋。
	
這個實驗里的迷宮是在一塊大橡皮上用雕刻刀挖出來的,里面預先加的白色液體是牛奶。牛奶換成水應該也有同樣的效果,原實驗選擇它主要也是為了能看得更清楚。
玄機主要在于后面滴加的染色液體上。可以看出,這個液體加到迷宮起點之后是會自動選擇“正確的道路”來前進的。雖然液體加太多之后會溢出到其他死胡同的方向,但是液體前端剛剛到達分岔路的時候,可以明顯地看到一個選擇性拐彎的趨勢,就像下面的動圖這樣:
	
實現這個效果的關鍵就在于不平衡的表面張力。滴入的色素液體是一種表面張力更低的液體。此處為了降低表面張力,我在其中加入了酒精。而牛奶主要成分都是水,表面張力會比較高。
低表面張力的液體滴到高表面張力的液體當中,由于表面張力不平衡,就會帶動液體向表面張力高的一邊流動,這種現象被稱為Marangoni效應。因為我滴了比較多的液體進去,藍色液體前進的動力肯定不只是表面張力,但這個因素對液體“選路”非常重要。
隨著流動和擴散,藍色部分的周圍也會形成一個表面張力的漸變梯度:靠近藍色液體的部分雖然看起來還是白色,但也不是純粹的牛奶了,而是混入了低表面張力的成分。越靠近藍色部分表面張力會變得越低,越遠處受影響越小。
這個梯度的存在就會讓迷宮各條道路出現差異:正確的道路盡頭總是離藍色液體最遠,所以這個盡頭依然保持著比其他地方更高的表面張力。表面張力的差異越大,液體流動的動力越大,因此液體就會更傾向于流向“正確的方向”,看起來就像是學會了走迷宮。
之前畫的一個示意圖:
	
理論上說有表面張力差異就會導向這個結果,但實際上要想現象好看也不太容易。我配的這個液體如果只靠表面張力帶動會流動比較慢,所以多加了一些,但是這樣就會有些藍色液體溢出到其他不正確的分支里面。原實驗說是加了肥皂水之類的表面活性劑,不過我沒有進行這方面測試。
不是特別推薦的一個實驗,做起來挺麻煩的,我開始單是思考如何做一個不漏水又不太浪費牛奶的迷宮都想了好久……不過看看倒還算有趣。原版效果可以看這里→動圖欣賞:肥皂水也會走迷宮?





